當了許多年的兒科醫師也看顧著許多幼童的成長當了數年的心臟科醫師也發掘了許許多多心臟的缺陷讓很多心臟病的病童得以及早治療免得抱憾終生很多年前一位驚恐的母親帶著自己的小朋友前來求診因為小孩前幾日住院時被兒科醫師聽到小女孩的心臟有心雜音仔細的聽診後覺得應該是有問題的心雜音當下立刻幫她排了心臟超音波的檢查發現是明顯的心房中膈缺損二尖瓣膜逆流併脫垂兩個心房中間膈膜的破洞記得是將近兩公分免不了要動手術當得知報告結果後媽媽甚是生氣原來小孩從小就在她們信任的家庭醫生那邊看診卻從來沒有提及小孩有心雜音的問題,氣得一度想提告,後來在安撫之後心情稍微平息在轉診馬偕小兒心臟團隊手術甚是成功媽媽也就釋懷

   心房中膈缺損在眼中的確很不好診斷,雜音頻率通常較低有時甚至不明顯,很困擾的是即便是自己覺得明顯的雜音,一般醫師竟也常常輕忽或根本聽不出,一直到有一天一位病人心雜音十分明顯,超音波一做就發現是心室中膈缺損,心室中膈缺損的雜音其實應該很容易聽出來,這時候我才發現之前的醫師心態可議,本以為幫病人發現問題是功德一件,沒想到這本病歷在健保抽審時被抽到,健保局大筆一揮將超音波檢查的費用完全刪除,理由是「其他醫師沒有聽到心雜音,心室中膈缺損沒有聽到心雜音可以不用做檢查」,意思就是病人的問題不應該被檢查出來,真是如此嗎?這種無醫療水準的核刪道理,另人錯愕,但真的發生在中華民國,如果不知道有心室中膈缺損,就不知道要預防細菌性心內膜炎,萬一感染時嚴重還有性命危險,若是大的破洞遲未發現,將來便有引發不可逆肺動脈高壓的結果,只能做心肺移植。

   這幾年醫界在外界的質疑聲中風雨飄搖,在官員們的胡搞瞎搞下,四大皆空(內、外、婦、兒),離開了宏其醫院,希望依自己的意思,默默在自己家鄉行醫,昂貴的超音波也不知何時才能回本,只為延續”探索人心”的志業。前幾日,偶然的機會,一位年近二十的病人感冒求醫,我聽到了從未被有心醫生聽到的心雜音,便幫她做了心臟超音波的檢查,發現不算太小的心房中膈缺損以及瓣膜的異常,並轉診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與處置,值得欣慰是無肺動脈高壓的跡象,心電圖竟也正常,或許發現還不算晚吧!身為心臟科醫師或許我能發現病人心臟的缺陷,但整體醫療、醫療主事者及台灣社會的”內心缺陷”是否能被發掘,才是真正影響台灣醫界的生命。人輕言微,只能固守崗位求無愧無心,對傾頹的白色巨塔無能為力,希望真有一天這”內心缺陷”如圖所示的心臟破洞能被修補起來。  ASDII.jpg  ASD.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育慶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