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古代畏懼天子的權威,試想以百姓為芻狗,那算得上聖人,基於天性,多數父母再辛苦也要拉拔自己孩童長大,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就猶如天地一般偉大。 

   人無法自由選擇自己的父母,受寵的孩兒是父母掌上明珠,成長過程倍受呵護,但如果生在虐兒者的家,那便是天地變色,鬼哭神嚎,真要成了”芻狗”。最近的社會新聞,虐兒案件層出不窮,處處有悲情,許多受虐的小孩來不及長大,看不到明日的太陽,該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天地”,卻成為終結他性命的元凶,而且這些案件如雨後春筍,接二連三發生,可悲也可笑的是政府單位沒有一處出來道歉,仔細想想究竟這社會出了什麼問題。學生出問題,家長出來道歉;教師出的問題,校長、教育部官員,總會有個單位會出面,但被虐兒童常無人聞問,由於父母或親人通常就是加害人,讓檢調可以把”不告不理”的原則,發揮到淋漓盡致,浮出檯面的案件常只是冰山一角,也許有人聽不懂,舉個實例吧!!

   多年前發生在東台灣某地區醫院,有個五歲多的小男孩渾身是傷、意識喪失,被母親送至急診,由於小孩母親謊稱車禍但卻又無法交代車禍地點,急診護理長驚覺不對,立刻向當地警局報案,但第一時間得到警方的回答卻是”父母有提出告訴嗎? 如果沒有就無法受理”,一副理所當然但卻令人傻眼的答案,最後在護理長急中生智揚言請來記者的情況下,終於獲得受理,不過在醫護人員搶救下孩童依舊在數日後不治死亡,來不及成為這國家的主人翁,令人覺得惋惜的是腦部斷層掃描發現腦部有新舊血腫與顱骨骨折,新舊血腫代表不同時期的頭部外傷,代表不同時期的虐兒與外傷,加害次數在兩次以上,如果能在第一次受虐時就發現並給予即時援手,當不至於日後這樣結局。

   身為兒科醫師行醫過程已遇到不下十幾起虐兒事件,多數加害人未受應有制裁,多賴這”不告不理”的檢調精神,甚至有狡猾的加害人反告醫師,將事件轉成醫療糾紛,檢調此時才樂得偵辦,這才算”有告有受理”,糊塗至此!只能感慨「黑道的猖厥實根源於白道的頹廢」,支紙片語期待有心保護台灣幼苗人之共鳴。

 

註: 芻狗: 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                                                                                                   0104.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育慶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